
本是仁至义尽的先礼后兵警告,没想到遭到对方反咬一口,对方直接向亚马逊举报导致卖家的链接被下架了。
难道亚马逊现在对跟卖已经“包容”到这个地步了吗?该卖家无奈只得向亚马逊申诉,得到的回复是这样的:
始终向亚马逊和买家提供准确的信息 公平行事,且不得滥用亚马逊的功能或服务 不得试图损害其他卖家或其商品/评分或者加以滥用 不得试图影响买家评分、反馈和评论 不得发送未经请求或不恰当的沟通信息 只通过买家与卖家消息服务联系买家不得试图规避亚马逊销售流程 在没有合法的业务需求情况下,不得在亚马逊上经营多个卖家账户
而对方揪住了该卖家下订单之后发送警告邮件的行为进行举报,亚马逊通过相关举证判定其为损害他人商品评分,因此被下架链接。 亚马逊对于卖家的销售行为有着严格的规定,在遇到跟卖时,一定要理性对待,不要让对方捡漏,得不偿失。那么对付跟卖,又有哪些可供参考的好方法呢?
主动出击,赶走跟卖
一、发送警告信对于低级别的跟卖者来说,一封简单的警告信便能轻松起到震慑作用。作为警告信,信中需要包括以下内容: 出示对方跟卖证据(listing的链接、跟卖截图等)提供合规销售文件,否则必须停止跟卖销售并移除listing严正警告:向亚马逊投诉该跟卖行为 二、TestBuy操作跟卖久了,难免有些跟卖者胆子变大,一两封警告信已不足以劝退。这个时候,可以尝试用TestBuy,向亚马逊投诉假货问题来保护自己的产品。 操作如下:注册亚马逊买家账号后,用该账号购买跟卖者的产品收货后,保存清晰的商品购买记录与产品开箱记录如颜色、款式、包装、尺寸等多个方面的产品差异提交证据至亚马逊,投诉该跟卖者的产品 三、清空跟卖者库存对于一些“顽固型选手”,偶尔需要更严肃的处理——买光对方的库存。我们可以订购跟卖者的所有库存,尽管暂未付款,但利用亚马逊的Pending机制,对方的库存也会立马变为0,从而无法展示。偶尔也会碰到设置了订购数量上限的跟卖者,那就需要辛苦一下多订购几次了。 四、向亚马逊举报侵权以上方法若是不成功,便可以考虑向亚马逊官方发送举报邮件,报告跟卖者的侵权行为。亚马逊官方举报链接(点这里)
提前防守,规避跟卖
一、申请品牌备案
近一两年,无论是亚马逊政策还是站内广告,亚马逊对品牌卖家的扶持与关爱表现十分明显,对于想要长久稳固地扎根亚马逊的卖家而言,产品品牌化将会是未来发展大势。而注册品牌,成为品牌卖家,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减少被顽固跟卖者盯上的几率,何乐而不为呢?
完成品牌申请,在产品包装投入一些心思,与市场同款产品拉开距离,不给专业跟卖者进行假冒伪劣的机会。
二、建立品牌网站
为了保证自身产品权益不受损害,建立品牌网站是十分有必要的。一方面提升了卖家身份的专业度,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地避免他人跟卖,甚至盗用产品图片等,为产品与品牌提供一面坚实的盾牌。
三、参报亚马逊官方防跟卖项目尽管亚马逊鼓励跟卖行为,然而也并非全都合乎政策。面对别人层出不穷的恶招,我们只能以官方的方式来遏制这种恶意行为。 亚马逊官方提供了两样基本政策:AmazonProjectZero(亚马逊零计划)AmazonExclusive(亚马逊独家销售计划) 以上内容来源:吉特跨境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点管理员删除信